2008年7月26日 星期六

整桶暴雨嘩啦啦 吸管排水吃不消

暴雨頻率愈來愈高,近年在台灣由北而南,由南而北接續成災;排水系統來不及消化瞬間暴量的大雨,形成下水道出水孔噴水的奇觀。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陳易辰攝影

如果形容卡玫基颱風的暴雨像「整桶倒下」,那台灣地區都市下水道的排洪規格只及迷你口徑的「吸管」,暴雨來不及宣洩,淹水是必然。

千年暴雨頻率 排洪規格才五年

卡玫基颱風帶來中、南部空前的暴雨,台南縣南化鄉、高雄縣阿蓮鄉,上週四降下近一千毫米雨量,接近三倍氣象局的「超大豪雨」標準;台中市週五上午短短六小時降下六百毫米雨量,都超過一千年暴雨頻率;然而台灣地區都市下水道排洪規格才五年暴雨頻率,很多鄉鎮連五年暴雨頻率的下水道都還沒建好。

今年的暴雨來得較往年早,早在五月下旬春寒才剛退,暴雨造成局部地區淹水即在台灣由北而南,由南而北的接續上演;不但頻密,而且成災。

小颱帶來大雨 超大豪雨的兩倍

不健忘的朋友還記得,去年七月侵襲北台灣的韋帕颱風,感覺也向卡玫基般不太起眼,但新竹五峰、苗栗南庄等地一天都降下七百毫米的雨量,是氣象局「超大豪雨」定義的兩倍。八月中旬行星級的西南氣流,以及接踵而至的帕布、梧提、聖帕三個颱風,高雄縣美濃、屏東瑪家鄉更是單日一千毫米以上的超級大雨,幾乎是一千年暴雨頻率;然而目前都市雨水下水道的設計規格只有五年暴雨頻率的七十八點八毫米,想要不淹水幾乎不可能。

為什麼雨水下水道規格只有五年暴雨頻率?根本的原因還是經費的考慮,不需要為了偶發的暴雨大幅提高下水道的建設成本,而且世界各國大多也是五年暴雨頻率的雨水下水道;另一個原因是規劃都市雨水下水道系統是四十年前,以台北市而言,民國五十七年升格為院轄市後才規劃,計算暴雨頻率是根據更之前三十年的降雨資料,當時氣候較為穩定,沒有「暖化」、「氣候異常」之類現象,五年暴雨頻率可以應付都市排水。

暴雨越來越猛 潺潺溪水變洪峰

但最近幾年,氣候變遷異常,乾旱、洪澇頻頻交替發生,暴雨強度屢創新高。以高雄市為例,中央氣象局的資料,高雄市去年一至九月累計降雨量超過兩千三百毫米,超過過去三十年平均值一千七百八十五毫米達五百毫米以上,降雨天數八十七天卻小於過去三十年平均值九十二天,降雨天數減少,累積降雨量卻增加,降雨集中當然暴雨現象大增。

危險溪流增加也是指標。過去十幾年台灣的危險溪流以五十年暴雨頻率的篩檢標準,大至都只有一百多條,可是近一、兩年已暴增到接近一千五百條;短時間降下動輒是七、八百年暴雨頻率的雨,潺潺溪水變貌成洪峰巨流,溢堤而出是必然。

都市水泥叢林 地表逕流量大增

一般下水道排水規格,大致市區採五年暴雨頻率,河川為二十年暴雨頻率不溢岸,但對溫室效應、氣候異常帶來暴雨發生率日增,更增加都市排水系統的負荷。

另外,都市發展帶動全面水泥化也增加原已有限的排水系統負擔。原來都市計畫沒蓋房子的地表都該是透水面,但現況是劃設停車位、蓋違建,加上公園綠地、學校廣場也大量舖上水泥而不透水化,以致雨水滲不進土壤,依賴排水系統的地表逕流大增,讓原先五年暴雨頻率規格的雨水下水道更無法負荷。

提高排水規格 要錢要地要遷管

早在九十年七月潭美颱風讓高雄大淹水,九月納莉颱風把台北盆地淹成台北大湖,內政部即開始檢討要不要提高都市排水的設計規格,五年暴雨頻率有提高必要。問題是已高度發展的都市要把排水系統提高規格,除了經費是天文數字,還牽動加設或加寬排水溝必須徵收土地、主次幹管及抽水站重新銜接都是大工程;複雜的地下管線要怎麼處理也是問題。

加寬下水道既然困難重重,改善都市水泥化現象減輕排水系統負荷一時也難見成效,剩下較可行的方案是規劃都市截流系統,設置滯洪池,當降下的暴雨超過排水系統宣洩能力時,以截流系統將地表逕流導入公園、地下停車場、操場等滯洪池暫時貯存,這個構想在前年高雄六一二水災時,每雨必淹的三民區本和里首次沒淹,是因為滯洪池開始運作得到證實。

【2008/07/21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