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水利署:預算花光 遇卡玫基暴雨照淹

  • 2008-07-21 中國時報 【江睿智╱台北報導】

 重建家園▲暴雨重創中南部過後第3天,中市政府派出大型機具處理麻園頭溪的開原斷橋,適逢周末,引來不少圍觀民眾,斷橋成為這裡的最新景點。(黃國峰攝)

 整治何時了▲卡玫基颱風暴雨重創中南部,中央通過的一千多億治水特別預算執行了2年仍然不見成效,圖為水利署的河川整治工程。(黃國峰攝)

     水利署昨日指出,卡玫基暴雨的降雨強度僅次於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水利署坦言,全球氣候變遷,就算一一六○億元治水預算執行完畢,遇到卡玫基一樣會淹水。除加速執行預算外,水利署對於調整治水防洪,強調自然方法,以國土復育為主。

     在一國經濟規模下,防洪工程設計有其標準,目前以台北淡水河防洪標準二百年洪水頻率為最高,中央管河川防洪標準則為一百年,縣管為五○年,區域排水為廿五年,都市雨水下水道則僅五至十年。在卡玫基暴雨後,水利署僅會針對部分防洪工程考慮調高防洪保護標準,但不會全面性提高。

     氣候變遷防洪難 是全球問題

     水利署長陳伸賢直言,像卡玫基這種降雨方式,遠遠超過防洪保護標準,就算治水預算執行完畢,還是會淹水。但是否就因此該把防洪保護標準全面提高至二百年、五百年?陳伸賢認為,氣候變遷驟下暴雨,導致洪水超出防洪保護標準,這是全世界問題。

     根據氣象局資料,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指出,有三十五個氣象觀測站時雨量超過一○○毫米,其中台南一處觀測站達到一六○.五毫米,台中一處觀測站達到一四九毫米,廿四小時累積降雨量達九三○毫米,全世界年平均降雨量為九八○毫米,等於是一天之內把一年的雨量降光了。

     除了加速執行治水預算外,水利署對於調整目前治水工防洪保護標準,持較保留態度,反而建議全面調查低度利用國土,減少居住,開闢做為滯洪池及農塘;並在山坡地造林,降低最大洪水。

     治水手段 傾向國土復育為主

     吳約西表示,工程是不得不用手段,且一定有其限制,而面對氣候變遷,全世界治水手段不再以工程為主,反而強調自然方法,國土復育。

     吳約西表示,只要政府有錢,防洪頻率要做多高都可以,例如,台北市雨水下水道現只有五至十年防洪頻率設計,如果要提高至一百年,工程費一定暴增,水溝都有五公尺寬。他強調,以目前全世界潮流發展,例如荷蘭早年在西邊海岸建造最大防洪工程,目的就是為了不淹水,但現在的觀念改了,荷蘭政府決定讓海岸線退縮,讓出土地做洪泛區。

     要減少台灣洪水,吳約西指出,應採取綜合治水,包括在國土低度利用地區,或是國有地,設為滯洪池及農塘,引導洪水往這裡淹;此外,在山坡地造林,如果前者吸收一○%洪水,後者吸收五%洪水,就能有效降低最大洪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