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大災情背後的人為因素

  • 2008-07-19 中國時報 【楊永年】

     根據媒體報導,輕度颱風卡玫基為台灣地區帶來嚴重淹水,至少造成十三死十失蹤慘劇,同時導致數十萬戶停水、停電的災情,而這還不包括龐大的農業損失。不禁要問,何以如此?有人歸咎氣象局預報不準確,才造成這麼大的災情。作者認為,將如此龐大災情歸因單一因素,對氣象局不盡公平(至少政府與民眾防救災意識的欠缺也是關鍵)。除地球暖化或天災因素外,背後至少仍存在以下四個人為或制度問題,茲分述如下:

     一,水土保持的問題。嚴重淹水的主要原因,就是水土保持與河川管理的問題,多數人只重視直接的防救災議題,卻少有人從根本的問題思考,探討與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經濟部河川局有關的水土保持問題。事實上,水保局與河川局存在分工與整合的問題(例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水保局與河川局溪流管理如何分工),加上兩機關存在的協調整合問題較少成為媒體焦點,而且兩機關業務的協調聯繫必須作跨部會處理,所以相關議題比較不受重視。再者,水土保持除與農委會林務局(造林)有關,又與隸屬內政部營建署的國家公園業務管轄有關。在如此「事權不一」的情形下,作者懷疑能否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因水土保持經常屬中長程或專業議題,不易為外行的民眾查覺,但一旦發生問題,立即成為難以解決的燙手山芋。而且,這些重疊或三不管的地帶(業務),又和地方政府管轄的河川週遭土地利用有關,使得問題更為複雜。

     二,地區特性的問題。嚴格說來,每個地區的政治、經濟地理環境不同,原本就存在不同的問題(包括違法使用河川或水土保持用地)。很難用中央(或台北)的角度作統一解釋或處理,除了中央政府(在台北)天高皇帝遠,經常又為了符合多如牛毛的法令,或美其名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平,只能以僵化的方式處理(水災、土石流或其它災害)問題。忽略了地區特性所造成政府(民間)防救災能力,以及所需資源配置的問題,而這與下個議題密切相關。

     三,救災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南北(政治、經濟、社會)資源分配不均,是長期以來的問題,當然也出現在救災資源的分配。除南部救災人力與預算遠不及北部,幾乎所有的中央部會(隱藏有龐大預算與人力資源)都在台北。加上媒體也是北部比南部發達,使得北部防救災相關議題獲得比較多的重視或資源浥注,也使得救災資源分配不均更為嚴重。只是,這問題恐怕短時間難以解決,以舊政府南遷的漁業署為例,表面上漁業署南遷高雄,實質上權力核心還是在台北。

     四,救災體系功能不彰問題。救災體系功能健全與否,人力、預算與外部環境都是關鍵。但由於前文臚列因素,導致救災體系功能不彰,這問題至少可從教育訓練與救災動員能力不足得到印證。如為緊急救人的台南縣救難協會,竟發生橡皮艇翻覆事件,所幸落水的救難人員後來獲救。但這背後凸顯的,就是平時防救災教育訓練與救災動員能力的問題。背後簡單的邏輯即是缺人缺錢(當然也與地方政治制度有關),導致防救災功能不彰。

     此次災情背後,除救災體外,尚存在人為或制度問題。總統與行政院長立即前往災區視察消彌民怨固然重要,能否以宏觀角度解決前述人為或制度問題,更值得關注。(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治經濟研究所教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