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驚見廬山真面目

  • 2008-10-01 工商時報 【工商小社論】

     辛樂克、薔蜜颱風接連報到,風姨過後所揭露的「廬山真面目」,山川崩壞,惡水流竄,房舍傾倒,滿目瘡痍,令人怵目驚心。依據氣象預測,近日又有颱風形成,不排除有侵台的可能,值此內閣絞盡腦汁搶救台股之際,台灣的山林保育政策,亦須重新思考。

     廬山溫泉雖號稱天下第一泉,近年來國內旅遊風興起後,在煙霧繚繞的塔羅溪畔冒出許多風格各異的溫泉旅館,新舊建物雜陳,溫泉管線如黑色巨蟒四處橫行,實在稱不上美感。在暴雨侵襲後,沿岸旅館岌岌可危,大夥才知道,竟有九成旅館未獲合法執照。當溫泉業者欲哭無淚、當救難隊冒險搜尋生還者時,民眾不禁要問,這些悲劇到底是誰造成?

     廬山逢雨必毀,谷關亦復如是。事實上,台灣山區名勝多有相同問題,每逢災後,只見民宿旅館業者與官員相互指摘,只求短期措施,無助於解決根本問題,直至下次暴雨來臨,災難重現。

     山區土石流已如此嚴重,政府該做的,已非修橋補路、疏浚河川而已,而是考慮如何讓山林休養生息,因此暫停開發,甚至封山,讓時間修補自然的創傷。否則,勉強在脆弱基礎上進行重建,就如同流沙上的建物,禁不起風雨考驗,而身家性命損失的悲劇,恐怕難以避免。

南方朔觀點:萬事莫若「救國土」急!

  • 2008-09-30 中國時報 【南方朔】

     四百多年前,葡萄牙航海者讚歎的「福爾摩沙」,現在已逐漸失去它的美麗風采。今天的台灣,危山、危路、危溪、危橋、危堤,幾乎無地無之,只要一有颱風大雨,就土石流氾濫,不但發生的地方及頻率增加,規模也在擴大。今天的台灣,已出現一種比股市經濟危機更嚴重的「國土危機」!

     所謂國土危機,指的是國土利用及國土管理,由於長期的過度開發及管理能力顢頇,遂使得國土上所有的山河路橋堤等,全都超過了限度,再也禁受不起任何稍微巨大一點的自然考驗。國土危機的可怕,乃是如果不能在還來得及之前全力搶救,它就會造成超經濟的禍害,而使許多聚落社區淪為廢墟,再也無法復原。

     這次「薔蜜」颱風在台灣全島都造成災情,甚至連首善之都的台北縣市也都出現大型的土石流,這就是「國土危機」持續惡化的兆驗。近年來,由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全球各地區的颱風、颶風和熱帶氣旋的頻率、規模及停留時間都趨於嚴重,這也預告了台灣「國土危機」的考驗正方興未艾。

     「國土危機」乃是一種經常都會被低估的危機。原因即在於它的出現,普遍都在大都市視線之外的邊陲地帶,也只有在颱風豪雨時才短暫的成為焦點,而後就被人擱到了一邊。「國土危機」的這種特性,乃是它持續惡化的關鍵,就以這次「薔蜜」為例,全台有八四四條溪列入警戒,其中有二一一條溪列入紅色警戒,有廿二座主要橋樑被嚴密監控。這些危溪危橋及土石流危險地帶在颱風過了之後就被忘記,但儘管被人忘記,這些問題的惡化則仍在繼續。

     最近颱風不斷,最讓人怵目驚心畫面,乃是廬山旅館倒塌後,人們所看到的今昔對比。十年前,溪岸距旅館區至少有十五公尺之遠,但最近十年來由於根本無人聞問,於是溪堤日益被沖刷,向旅館區接近。上次辛樂克颱風前,溪岸已到了旅館門前,溪底則到了旅館下邊,建築物又怎麼可能不倒塌呢?由此也顯示出「國土危機」的本質──它在人們的漠視中快速惡化,終於有後悔莫及的一天!

     其實,人類文明的許多災難裡,「國土危機」經常都是重要的潛在原因。古代蘇美人的米索不達米亞文明,拉丁美洲的馬雅文明,南太平洋的小型復活島文明,中國宋代之前被稱為「富貴真臘」的柬埔寨文明,它們的衰敗其實都與「國土危機」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些文明都有過光輝歲月,但國土超限利用後,水旱災、土石流、田園荒蕪、交通阻斷等開始出現,最後是整個文明淪為少數一、二都會陷落在廢墟大海裡,再也無法獲救。

     今年接連而至的颱風,已顯露出了台灣的「國土危機」日趨惡化。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大刀闊斧改善,在可見的未來比廬山災難及斷橋更嚴重的問題都可能出現。因此,在政府及都市人忙著「拚股市」、「拚經濟」的此刻,可能已必須把拚「救國土」列為「拚經濟」的首要目標:

     一、「救國土」乃是對台灣百姓的生存環境做一次總評估和總修正,也是對治水防洪修橋造路做一次真正的大型投入,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既是消費又是投資的「創造內需」經濟動員。

     二、近年來,台灣由於基礎建設荒廢,早已使得城鄉經濟的差距擴大,只有透過全方位的「救國土」,搭建好新的基礎建設架構,才可以讓台灣由「城市一國,鄉下一國」這種「兩國論」,蛻變為更均衡的整體台灣經濟。特別是台灣危山危溪遍布,如果治山防洪基礎建設不落實,將來又怎能「拚觀光」呢?

     三、為了「救國土」而強化基礎建設,需對未來的國土管理重新規畫,引進新制度,建設新技術和外國資金。這才是將來台灣經濟全方位再起飛的基礎,也是藉此在壓力下促使整個政府部門再進步的動力。

咱的環境─誰來安頓台灣的環境難民?

  • 2008-10-13 中國時報 【劉小蘭╱德國(博士生)】

     聯合國估計,至本世紀中葉,全球將有多達二億的人因氣候變暖導致環境惡劣而被迫離開自己的棲息之所,與因政治原因離開家鄉的難民不同,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因氣候變化而流離失所。這個尚未引起廣泛關注卻具有極大社會影響的「環境難民」問題,十月九日於波昂舉行了聯合國專門會議專門討論這個問題。

     此外,據德國之音報導,與會德國聯邦環境部長Sigmar Gabriel,在會議中建議各國不要因目前的金融危機而忽視氣候保護,並呼籲,隨著金融市場上投機泡沫的破裂,更可將投資集中於技術發展面的經濟活動上,將產業發展希望寄託於綠色技術中。他強調,如此變化正好是環境科技應該大展長才、大舉投資之時。

     回頭想來,我們有「境內環境難民」嗎?國內嚴重地層下陷的地區,如彰化縣芳苑鄉、大城鄉;雲林縣麥寮鄉、台西鄉、褒忠鄉;嘉義縣的東石鄉和布袋鎮以及台南縣鹽水鎮和北門鄉、學甲鎮,以及屏東縣的東港鎮、林邊鄉及枋寮鄉等易遭海水倒灌的地區,若因為因長期超抽地下水所造成的因環境改變,導致居民因而遷出該鄉鎮,移往其他環境安全地方居住的情形,算不算是「境內環境難民」?雖然,上述的問題根源主要在於國內超抽地下水之故,而非全球尺度下喜馬拉雅冰川和格陵蘭冰層融解速度加快所導致。

     但是,問題的根本在於環境變遷所導致土地利用與人類生存活動間的辯證關係上,我國在國土計畫法、國土復育條例兩項草案仍沉睡中的局面下,試問,首先,誰來安頓台灣的環境難民?再者,我們是綠色科技的進口或出口國呢?環境/生態產業也可以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另一可能選擇嗎?

聯合筆記》蓮霧殺人事件

民國九十五年秋天的台北果菜市場,來自屏東東港產銷班的總統級「黑珍珠」蓮霧,創下每公斤兩千四百元的天價,平均一顆四百元。種蓮霧就好像種了發財樹。

辛樂克颱風重創台灣,南投信義鄉豐丘明隧道前嚴重滑坡,土石流瞬間活埋了七個人。隔天土石流原因揭曉,崩塌現場上方是大面積蓮霧園,果園的台地與山坡鄰接,本來就是地形上最易崩坍的「崖麓線」,加上種蓮霧需大量灌溉,造成崩坍、土石流並不意外。

蓮霧是熱帶水果,原產印尼、馬來半島,喜歡生長在略帶鹽分的砂質土壤。約莫三十年前,屏東沿海因為地層下陷,海水入侵,鹵化的土壤除了花生幾乎沒辦法種作物,但農民意外地發現這樣的環境適合種蓮霧,於是從東港、林邊、佳冬等沿海地層下陷區,漸漸往內陸延伸,全成了蓮霧園。

環境加上栽植技術,蓮霧醜小鴨變天鵝,成了高經濟作物,屏東成了蓮霧的故鄉,也大大改善農民的生活。純樸的屏東農友很感恩,賺錢之後技術不藏私,農會、產銷班、農改場頻頻開辦蓮霧栽植研習班,起初南部海邊鄉鎮的農友來研習,約七、八年前,台中和平鄉、南投信義鄉、仁愛鄉的中海拔山區農友也都來問路了。

「溫度低太多,山區不適合種蓮霧啦!」屏東農友說。信義鄉農友當然知道不合適,但看到蓮霧價錢那麼好,「管它,試試看嘛!」要種,先要學屏東的環境,除了氣溫沒辦法,其他包括土壤鹹化、重肥、噴灌、全園浸水…山上的農友更努力地做,前不久信義鄉高海拔望美村六齡蓮霧收成,價錢賣得不錯。

信義農友是有警覺:為什麼林邊、佳冬的蓮霧園縮減得那麼快?專家說,因為太操了,短期耗光了本就有限的土壤肥力。信義農友還知道,他們的蓮霧園在陳有蘭溪兩側山麓,是土石流重災區,禁不起蓮霧的重度灌溉,恐怕有麻煩。只是沒想到後果來得這麼快、這麼猛。蓮霧殺人了!

行水區建屋 絕不能縱容

辛樂克颱風重創台灣,南投廬山溫泉區山崩水淹、屋倒樓塌的慘狀令人痛心,這種災變其實可以避免。

回想二○○四年敏督利颱風,台中縣和平鄉谷關溫泉區因大甲溪水暴漲,淹沒多處溫泉旅館及設施,其中一幢興建中的大型飯店就正在行水區的轉彎處,本身受到洪水直接衝撞外,也阻礙了水流;另一受災處是南投縣國姓鄉北港溪旁一家溫泉山莊,在溪中興建堤防圍地增建休閒設施,使得該處溪床少了一半,洪水一來撞破堤防造成業者損失。

再看這次廬山溫泉淹沒或倒塌在洪水中的旅館,應該都是蓋在塔羅灣溪行水區內,只是因為國內治水慣以水泥堤防或駁坎限縮河流行水範圍,業者更爭相在河邊搶地興建「景觀飯店」以招徠顧客,導致河面愈縮愈小,有的溪流變成一條大水溝(廬山溫泉區就是這樣),山洪一來,無處宣洩,當然溢流造成重大損失。

台灣的觀光溫泉區多在山區,幾十年來因為商人只圖私利、官員執法怠惰、民代關說包庇,造成濫墾濫建、圍地自肥情形嚴重,除了廬山,台中谷關、南投東埔、台北烏來、高雄寶來,哪一處不是如此?

可悲的是長期來政府處理的態度都以「就地合法」的方向尋求解套。除了安全問題隨時引爆外,景觀凌亂更是台灣溫泉區觀光發展的毒瘤,外國人不會想來台灣泡溫泉,台灣人也寧願到日本泡景觀優美的溫泉。

廬山許多飯店侵佔河川地,導致這次災情慘重,業者或有私心、或許無知,但縣政府長期縱容觀光區違法濫建,才是問題所在。

台灣一年平均雨量是兩千五百毫米,在世界上算是豐雨地區,但降雨期不均,枯水期常只看到一泓淺水,盡目所及幾乎都是石頭,這就是台灣所謂的「旱溪」;但暴雨期間則鋪天蓋地沖向河口。豐枯水期河道寬度需求差異極大,治水就要順水,尤其現在因為氣候變遷導致大氣環流變異大,給水流的行水空間要儘可能大,河川岸邊能不利用就不利用,儘量作為洪氾時的氾濫區。政府絕對不能縱容民眾在行水區搶地建屋的行徑。

【2008/09/18 聯合報】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國道四號清水段 當心橋墩掏空

國道四號部分橋墩,在大甲溪暴漲時,恐直接面臨沖失危機。
記者 苗君平╱攝影

辛樂克颱風帶來的大甲溪惡水衝毀后豐大橋,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鐘丁茂昨天表示,后豐大橋斷裂是上游興建水壩與攔水堰,導致大甲溪「千瘡百孔」,才會「報應在這一代」;他也提醒,國道四號部分橋墩緊臨大甲溪,溪水暴漲直衝堤防與橋墩,容易發生掏空,要提高警覺。

國道高速公路局苗栗工務段副段長林永基表示,國道四號跨越大甲溪的橋墩,外有沈箱保護,還有成排插椿,構成兩道防線,安全沒問題,溪水暴漲時,也會派人警戒。

鐘丁茂也是靜宜大學副教授,研究大甲溪生態環境有十年歷史;他表示,后豐大橋斷裂絕非盜採砂石所致,而是上游興建水壩與攔水堰造成。

他表示,大甲溪遇有豪雨,上游匯集溪水,如同萬馬奔騰般流入大甲溪,上游大石塊流進中游,中游碎石再流進下游,下游形成細沙流進大海,如此反覆形成地形平衡。

他說,日據時代起不斷在上游興建水壩發電,為避免少水庫淤積,支流也興建10多條攔水堰,阻絕砂石流下,日積月累,造成中下游砂石掏空,水流加速,衝擊、掏空堤防橋墩,形成嚴重災害。

鐘丁茂表示,水利署可以興建現代化堤防,國道工程人員也可以不斷保護橋墩,但溪水可從地面下掏空,固堤只是治標,過不了幾年又會回原點。

他說,目前國道四號部分橋墩與大甲溪緊臨,最為險峻,平時溪水沿橋墩順流,溪水暴漲就直接衝擊,外表難查覺,一旦橋墩底部被掏空,橋面很快就會陷落,後果不堪設想。

他建議,「拆壩」是唯一治本之道,大甲溪上游共有7座水壩,現在青山壩沒有發電,可優先拆除,或許讓部分砂石流下,填補流失量,只是政府以拚經濟為前提,要拆壩恐怕很難。

【2008/09/24 聯合報】

整治水患 政院試辦四大流域管理委員會

颱風來襲水患頻傳,行政院長劉兆玄等人今天到總統府,向總統馬英九報告整治水患方案。府方人士表示,行政院考量下設「四大流域管理委員會」,以整體規畫思維進行區域治理,初期將在淡水河、大甲溪、濁水溪與高屏溪試辦。府方人士說,馬總統對於行政院的方案深表贊同。

馬總統日前下鄉勘查水患災情,指示愛台十二建設應將治水列為優先項目,預算一到位就必須馬上動工,也要求行政院及水利署就中央管制河川進行整體檢討與規劃,擬定治水防洪計劃,再檢討預算,全面解決水患問題。

府方人士說,劉兆玄晚間率領行政院政務委員蔡勳雄、經濟部水利署長陳伸賢到總統府,向馬總統報告水患檢討。由蔡勳雄報告「水患成因及對策檢討」,陳伸賢報告「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檢討」。

府方人士表示,蔡勳雄、陳伸賢在報告中表達,政府治水事權分散,一條河被切成好幾段,分別由不同機關主管,相當複雜。例如林地、山坡地都有不同主管機關,平地的農田與都市下水道也有不同主管機關,另外,海岸由內政部主管,海堤由水利署主管,事權雜亂。

府方人士說,劉兆玄向總統表達,行政院考量成立「四大流域管理委員會」,以流域觀念整合河川治理單位、統一事權,初期選定淡水河、大甲溪、濁水溪與高屏溪試辦。希望透過整體規劃思維進行區域治理,劉揆的構想獲得馬總統的支持。

另外,政府雖已經編列新台幣一千一百六十億元的治水預算,但馬總統下鄉視察水患災情時,也發現部分淹水地區並未納入治水預算中。府方人士說,馬總統也指示行政院將這些地區列為優先改善區,在明年汛期前解決問題。

【2008/10/03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