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亞馬遜雨林浩劫 世界之肺不排碳反吸碳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11-02-05 06:00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去年亞馬遜雨林一場破紀錄的大乾旱,造成數十億計的樹木枯死,引發外界擔心這片有「世界之肺」美名的遼闊雨林區正瀕臨氣候的臨界點,亦即不但停止吸納溫室氣體排放,而且還增加這些氣體的排放,進而造成全球暖化一發不可收拾。

這項刊登在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的研究發現,去年的乾旱造成亞馬遜雨林佔地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降雨不足,相形之下,二○○五年的那一次乾旱佔地約一百九十萬平方公里。二○○五年那場乾旱原本被形容為「百年一遇」,不料去年的乾旱卻更嚴重。此外,去年的乾旱更密集,造成更多樹木死亡,而且有三個乾旱中心。二○○五年則主要集中在亞馬遜的西南部。

碳排放量 恐勝美國

因此,這項研究預測,亞馬遜雨林沒辦法在二○一○年與二○一一年像往年一樣從大氣層吸納十五億公噸的二氧化碳。此外,死掉與垂危的樹木將在未來數年釋出五十億公噸的溫室氣體,總計帶來八十億公噸的暖化效應。相形之下,美國二○○九年因使用化石燃料而排放五十四億公噸的二氧化碳。

科學家因此得出結論:二○一○年的亞馬遜雨林旱災對全球暖化的衝擊,更勝於美國一年的排碳量。

亞馬遜茂密的雨林,吸納了全世界超過四分之一的大氣碳,這使它成為對抗全球暖化的重要緩衝。但如果亞馬遜地區從吸收碳的海綿,搖身一變為碳的來源,導致更多的旱災及大量樹木死亡,則這類的回饋循環可能造成氣候變遷如脫韁野馬,帶來如浩劫般的後果。

全球森林的樹木與其他植物,會隨著生長而吸納了能夠捕捉熱量的二氧化碳,有助於替地球降溫。但如果它們死亡與枯萎,反而會釋出這些二氧化碳。

主持這項研究的英國里茲大學熱帶雨林專家路易斯說:「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造成亞馬遜乾旱,進而造成雨林釋出碳,此一回饋循環機制將極為嚴重。說得更赤裸一點,目前的排放路徑將使得全球最大雨林面臨猶如玩俄羅斯輪盤的危險。」

路易斯等人在二○一○年亞馬遜乾季期間分析了這片遼闊地區的衛星資料,並與二○○五年的研究結果直接比對,特別注意低雨量對樹木成長的影響。

路易斯謹慎地提醒,這當中還存在很大的科學變數,但「我們不能只是等待與觀望,因為這會回不了頭。我們不曉得我們是否已過了這個臨界點,也就是亞馬遜地區從碳匯變成碳來源,因為屆時將會太遲。」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202開發案╱高唱節能減碳 先保護202濕地生態

作家張曉風、劉克襄、公益人士孫越、學者與環保團體今天出席「夢想202」記者會,憂心忡忡的大聲疾呼,政府應保留聯勤202廠濕地,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並以此做為永續發展的試金石。 正逢建國百年,與會人士熱切期望馬總統可以用202公園做為全民的賀禮。

作家張曉風今天於NGO會館召開「夢想202」記者會,南村落光點計畫顧問張克襄強力質疑,聯勤202廠濕地開發後,將造成當地環境生態的嚴重破壞,況且張文亮教授勘察時,發現水池中有台灣特有種羅漢魚,相信環評一定無法過關。

對照1904年「台灣堡圖」,張克襄在5月15日前往考察時即得知,三重埔陂已被掩蓋了大半,縮小於濕地一角,但依舊和濕地草原與防洪池相連,那是一個廣闊的集水區,大雨時勢必有雨水泛溢的問題,連低密度開發都不適合。

農委會林試所研究員趙榮台則以當地出現穿山甲案例,主張依「野生動物法」規定,應保留當地保育動物的棲息地,確保生物多樣性,不要連低度開發國家都不如;從過去己經釋出的軍方土地,如西南沿海的海岸管制區,不是開發不當,就是人為破壞,保存了幾十年的自然面貌,頃刻蕩然無存。

今年是生物多樣性國際年,全世界都在致力減緩生物多樣性的消失,趙榮台深深感嘆,我們處理202廠的態度和方式,連一個低度開發的國家都不如,為什麼要急著摧毀一塊幾近自然界的稀世珍寶呢?

台大生態演化所教授李玲玲也持相同看法,並以紐約PlaNYC計畫,希望移植「史坦頓島藍帶計畫」,大力保護濕地為例,彭博指出:「濕地是重要的生態系統,有調節氣候、過濾污染物、調節暴雨逕流、吸存二氧化碳與緩和暴風雨災情等重要功能。」她質疑,紐約能,為什麼台北不能?台北正籌辦花博會,千萬不要因為202廠的開發,成為台灣生態的一項危機。

對於馬總統提出「環保救國」主張,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祕書長林子淩指出,保護濕地,只是「要回我們的夢」,政府大力倡導節能減碳,「不如把202廠留下來吧!」;在人工的環境去拼鬥,不如把留下自然的環境,這場濕地已經是台北最邊緣的一塊綠,為什麼要把棲息在那裡的動物趕盡殺絕?她因為傷心激動,一度哽咽說不出話來。

資深公益人孫越也到場聲援,他以「將來歷史會證明,我們是對是錯!」呼籲大家重視並反省存活品質的問題,共同為下一代著想而努力,「不怕死的人還是要站出來!」,也能讓後任子孫看看政府在做什麼,大家要「好好反省一下」。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2010/06/06 台灣醒報】

張文亮:開發202 造成南港洪水

今天是國際環保日,作家張曉風領軍的「夢想202」再度呼籲總統馬英九,若要開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一定要把202兵工廠近200公頃土地一起納入環評,以免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無可挽回的破壞,落實馬總統在就職兩周年提出的「環保救國論」。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台大生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文亮下午也報告最近他對202兵工廠的初勘結果。他實地探察發現,202兵工廠內土地屬於軟質的泥土,在當地建築開發,容易產生地滑,增加坡度的不穩定,且容易造成附近松山、南港等高淹水潛勢區的洪水災害。

他初步建議,202兵工廠若要開發,全部185公頃土地應全都納入環評外,並應先評估洪水對南港、松山約30多萬居民的影響,以及軟弱地質坡度上的安全評估,並維護現有濕地生態系統與三個濕地集水區的功能。


【2010/06/05 聯合晚報】

水力發電廠開發 先實施環評

國內電力供吃緊,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台電公司擬在玉山國家公園周邊興建「鹿鳴水力發電廠」。但環保署認為該水利發電廠經濟效益不大,對環境生態卻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因此決定修改環境影響評估法相關子法,明令「水力發電廠之開發,於山坡地興建或擴建攔水壩 (堰),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虞,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以技術方式阻止該項開發案。

台電擬在秀姑巒溪支流拉庫拉庫溪下游,在玉山國家公園外,設鹿鳴水力發電廠,裝置二座水輪發電機組,裝置容量7140,年發電量預計40.7百萬度。

但這項水力發電廠計畫,遭到環保人士反對,認為發電效益不大,反而可能破壞當地生態保育,尤其是高山魚的生長。玉山國家公園也計畫公告,把鹿鳴水力發電廠」的設置區納入國家公園範圍內,以禁止開發水庫。

環保署也認為,水力發電廠多位於河川上游,其堰、壩或其他攔水設施興建後,會影響河川流量、水體涵容能力、水體用途、動植物生態、土地利用。因此河川下游、淹沒區、上游集水區等可能影響範圍,在水力發電廠開發前,應先充分評估,並規畫適當的保育或因應措施,以預防或減輕開發產生的不良影響。

環保署決定修正環評法子法「環評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規範水力發電廠的開發應先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2010/06/02 聯合晚報】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環保界諾貝爾獎! 六環保鬥士獲高德曼獎

自由時報20090420
高德曼環保獎得主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從非洲雨林到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山巔煤礦,為保護地球不惜與政府及大企業對抗的六名環保鬥士(見圖,美聯社),十九日獲頒有環保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高德曼環保獎」(Goldman Environmental Prize)。這六位得獎人二十日在美國舊金山接受表揚,並獲頒十五萬美元的獎金。

非洲伊杉奎 帶領居民反抗中國商人開發加彭雨林

這六位二○○九「高德曼環保獎」得主分別來自全球六大洲;非洲區得主伊杉奎罹患小兒麻痺須以輪椅代步,但仍發起環保運動反對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在加彭雨林開採鐵礦,此案讓當局重新檢討開發案,採礦計畫暫緩。因堅持環保理念而頻遭威脅、逮捕與驅逐的伊杉奎說,威嚇無法阻止他推動環保工作,因採礦會「毀了中非最美麗的雨林」。

北美區甘諾 反對阿帕拉契山巔開採煤礦

北美地區得主是前女侍瑪莉亞.甘諾,她因發動環保運動反對在西維吉尼亞州阿帕拉契山巔開採煤礦而獲獎。批評人士指出,煤礦是當地經濟命脈,瑪莉亞的環保運動導致社區分裂,她本人遭到死亡威脅。

歐洲地區得主是俄羅斯女科學家歐兒嘉.史波蘭斯卡亞,成立Eco-Accord組織旨在清除過去在前蘇聯附庸國用於農業與工業的老舊有毒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含劇毒且很危險,會導致畸胎甚至致癌。

亞洲地區得主是來自孟加拉的哈山,他呼籲大眾認識到拆船的危險;拉美得主是來自蘇利南的賈比尼與愛杜華斯,兩人集合民眾對抗伐木業者。至於島嶼地區得主伊斯馬瓦提,則是在印尼推動廢棄物管理。

高德曼環保獎是在一九九○年由美國慈善家高德曼夫婦創立,得主包括曾抗議率眾石油公司、九五年被處絞刑的奈及利亞作家沙洛維瓦。

超級氣旋災難 孟加拉死者估破萬

自由時報20071120
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孟加拉帕塔家塔村地區的村民欲哭無淚。(美聯社)

〔編譯鄭寺音╱綜合達卡十九日外電報導〕超級氣旋「西達」侵襲孟加拉四天之後,受創地區依然是滿目瘡痍。據官方統計,迄今全國已有超過三千人因風災喪生,援助團體與國際組織已陸續前往沿岸偏遠地區,對數百萬生還者伸出援手。

賑災官員說:「當我們走過一個又一個受創的鄉村時,悲劇一幕幕在眼前出現,像是走在死亡幽谷一樣。」路透記者則說,早上走了七公里採訪新聞,沿途沒看到一間房子是立著的。

官方證實,目前已有三千一百人在風災中喪生,但據孟加拉紅新月會估計,死亡人數已逾一萬人。更有慈善團體估計死亡人數將達一萬五千人。

救災人員擔心,災區缺乏食物、飲水與醫藥,可能會爆發疾病;瀕臨絕種的孟加拉虎棲息地孫德爾本斯森林也遭風災重創,但官員無法估計有多少動物死亡。

西達氣旋十五日晚間以每小時兩百五十公里的速度,在孟加拉南部海岸登陸,最高掀起六公尺巨浪。在風災中失去三個孫女與媳婦的婦人碧岡說:「我們爬到樹上,一些人把自己牢牢綁在樹上,希望能活下去。我們就像在等死。」

聯合國、英美與歐洲已開始集結賑災物資;美國已派出兩艘軍艦前往孟加拉,英國則宣布援助兩百五十萬英鎊。

油夠難!舊金山灣區進入緊急狀態

自由時報20071111
舊金山灣發生洩油事件後,環保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九日在附近一處海灘清理浮油(美聯社)。

〔編譯鄭寺音╱綜合舊金山十日外電報導〕美國舊金山灣區因香港貨輪撞橋引發的漏油面積持續擴散,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九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指示相關部門全力清理,但當局評估大量石油已溶入海中,將永遠被生態系統吸收,造成海洋無可挽救的傷害。

美國海岸防衛隊坦承,八日事件發生後,與當地官員溝通出現問題,延誤處理時機,但防衛隊九日已全力投入清理工作。

19年來最嚴重洩油

一艘南韓船公司租用的香港貨輪,八日撞上舊金山港灣大橋,雖未損及橋墩,但船體出現裂縫,油箱破裂,大量石油外洩。當局估計,多達二十一萬九千公升流入海中,在潮浪推波助瀾下,浮油沿著金門大橋流向南北,最遠甚至擴及港灣大橋以北約二十公里處,沿岸二十多處海灘關閉。據信這是一九八八年以來舊金山灣區最嚴重的洩油事件。

貨輪撞上橋墩當天,指引船隻離開的飛行員表示,事發當時,他立刻通知當局,並通報海上可看到石油溢出,但至少等了九十分鐘,才看到清理人員回應。

受雇於船公司參與清理工作的一家私人公司老闆說,由於洩油已經擴散,當局雖持續動員吸油機與人力清理洩油,但工作人員會發現努力根本是白費工夫。

15萬隻過冬野鴨 恐無棲身之所

生物學家特別關切舊金山灣的環境污染,最主要原因是舊金山海灣只有在金門大橋處有一個狹窄的出口,海浪會將漏油往南衝,導致魚群、鳥類和海獅聚集的保育沼澤地遭受污染。尤其每年十一月都會有十五萬隻野鴨從加拿大飛行兩千英里到溫暖的舊金山海岸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