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潛水45年 蘇焉歷經墾丁珊瑚礁的變遷

50 年代的恆春,前往鵝鑾鼻的道路連車子都無法錯身,小小的漁港,海水30公尺內可見悠游魚群;70年代,核三廠完成,珊瑚逐漸白化,水下世界漸失光彩,墾丁陸上卻繁榮起來。

被稱為「台灣潛水教父」蘇焉潛水45年,歷經墾丁40多年來的珊瑚礁變遷。

蘇焉說,「5、60年代墾丁的珊瑚礁區相當完整,水質清澈,珊瑚生長茂盛,只要有機會一窺墾丁神秘美麗的水下景觀,無不被漫妙的水下世界深深吸引。」

但當時的潛水活動等於獵漁活動,蘇焉迷戀射魚,潛水時總是手持漁槍,鵝鑾鼻燈塔附近海域水流湍急,是大魚出沒的海域。

蘇焉說,「石斑、石鱸、(魚參)科魚類等,體長沒有4、50公分以上,不輕易扣板機,在北部我們看到一般常見體長30公分的鷹羽鯛科魚類,已經不屑看牠。」

同時,蘇焉說,2公尺以上的巨鯙是常見的,還有龍王鯛的蹤跡,鯊魚也偶而出現,「自從鯊魚被我們這群殺手看到後,每個人的獵槍開始轉向鯊魚身上,一味追求虛榮而愚蠢的獵鯊英雄頭銜,唐冠螺、大柚子尺寸的夜光螺或法螺也是偶會撿到的獵物。」

70年代開始,蘇焉有感於獵魚不是潛水活動的唯一,「不能只是滿足我們內心原始的野性,水中是我們活動的空間,應該去親近這些水中的主人們,而捕獵只會讓牠們離我們越遠。」

於是,他放下漁槍,重拾水中相機,自然的放下步調留意各種奇特小生物與美景。

然而此時,核三廠已興建完成,陸岸的拓墾、無限制的濫捕,蘇焉發現,海中有些物種漸漸消失或難得一見,「俗名彩帶的管鼻鯙、梅花參、鉛筆海膽、饅頭海星、鯊魚、海豚、海龜也不見了。」

蘇焉無奈地說,珊瑚礁開始白化,年年趨於嚴重,魚類小形化,水的能見度也不再那麼清澈,「在水下世界漸漸失去光彩時,墾丁終於繁華起來了。」

民眾沒有保育的觀念,也耗損水中生物,蘇焉表示,每當他潛水帶一些不常見的生物上岸時,就會有遊客問,可以吃嗎?好不好吃?「搞不懂台灣人是老饕,還是餓怕了?」

民國73年,蘇焉在萬里桐海域發現一大片的清潔蝦牆,他的學生以清潔蝦當研究論文,蘇焉和學生每個月都去探訪,但後來發現,清潔蝦越變越少,原來被抓去當觀賞水族,蘇焉說,這個學生畢業的同時,蝦牆的族群也完全消失了。

約在75年,蘇焉與潛友在山海里附近發現一塊獨立礁石,整塊礁石滿佈石珊瑚、軟珊瑚、海鞭、海葵、海綿等生物,礁石上方罩滿了珊瑚礁魚類,有一面佈滿了各種清潔蝦,四週的砂底可看到不勝枚舉的魚類,蘇焉多次介紹學者前往,學者都對這個潛水點稱讚不已。

但1年後,蘇焉卻發現,此礁的繁盛生態景觀每下愈況,82年,蘇焉在此處潛水,發現了毒魚行為,隨即報警,警方卻說,「要抓到現行犯才可以。」

蘇焉說,獨立礁就這樣一年年的暗淡下來,雖然還有一些魚群令一些新進一代的潛水者興奮不已,「但在我的心裡只有默默的哀悼一次次漸行凋零離我遠去的美景。」

83年左右,大量的遊客湧入墾丁,浮潛活動蓬勃發展,蘇焉表示,墾丁的珊瑚礁岸,在浮潛客深度可及處全無倖免地遭夷平,隨著遊客增加的垃圾量、船隻油污量及錨鍊對海底的拉撞、陸上開發沖進海裡的泥沙等,都帶給墾丁珊瑚礁災禍。

台灣雖是海島,但蘇焉卻認為人民卻沒有海洋觀念,也誠如他所說,台灣人民是在解嚴後開始親近海,這是個學習過程,因此,從現在開始,大家應該一步步學習如何親近海洋和愛海洋的課題。

【2009/04/17 中央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