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咱的環境─誰來安頓台灣的環境難民?

  • 2008-10-13 中國時報 【劉小蘭╱德國(博士生)】

     聯合國估計,至本世紀中葉,全球將有多達二億的人因氣候變暖導致環境惡劣而被迫離開自己的棲息之所,與因政治原因離開家鄉的難民不同,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因氣候變化而流離失所。這個尚未引起廣泛關注卻具有極大社會影響的「環境難民」問題,十月九日於波昂舉行了聯合國專門會議專門討論這個問題。

     此外,據德國之音報導,與會德國聯邦環境部長Sigmar Gabriel,在會議中建議各國不要因目前的金融危機而忽視氣候保護,並呼籲,隨著金融市場上投機泡沫的破裂,更可將投資集中於技術發展面的經濟活動上,將產業發展希望寄託於綠色技術中。他強調,如此變化正好是環境科技應該大展長才、大舉投資之時。

     回頭想來,我們有「境內環境難民」嗎?國內嚴重地層下陷的地區,如彰化縣芳苑鄉、大城鄉;雲林縣麥寮鄉、台西鄉、褒忠鄉;嘉義縣的東石鄉和布袋鎮以及台南縣鹽水鎮和北門鄉、學甲鎮,以及屏東縣的東港鎮、林邊鄉及枋寮鄉等易遭海水倒灌的地區,若因為因長期超抽地下水所造成的因環境改變,導致居民因而遷出該鄉鎮,移往其他環境安全地方居住的情形,算不算是「境內環境難民」?雖然,上述的問題根源主要在於國內超抽地下水之故,而非全球尺度下喜馬拉雅冰川和格陵蘭冰層融解速度加快所導致。

     但是,問題的根本在於環境變遷所導致土地利用與人類生存活動間的辯證關係上,我國在國土計畫法、國土復育條例兩項草案仍沉睡中的局面下,試問,首先,誰來安頓台灣的環境難民?再者,我們是綠色科技的進口或出口國呢?環境/生態產業也可以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另一可能選擇嗎?

沒有留言: